河北武安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觀察之三 百里畫廊藏盛景 千年古邑煥新顏
“文旅融合前景廣闊,要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真正打造成為支柱產業、民生產業、幸福產業。”這一重要論述為各地持續推動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做好文旅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
河北武安,這座承載千年歷史底蘊的古縣,天生兼具“山水形勝”的生態稟賦與“人文薈萃”的文化基因。近年來,該市立足獨特資源優勢,在文旅業態創新、全域資源聯動、營銷模式升級等關鍵領域持續探索突破,成功實現從“資源驅動”到“創新驅動”的產業能級躍升與發展理念深刻變革,讓千年古縣在文旅融合浪潮中煥發全新活力。
恰逢第九屆河北省暨第八屆邯鄲市旅游產業發展大會即將啟幕,人民網推出武安市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觀察系列報道,深度解碼武安文旅的轉型路徑與蝶變密碼,全方位、立體化呈現其在文旅融合發展中的亮眼成果,為區域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可借鑒的“武安經驗”。
秋日清晨的北洺河畔,攝影愛好者李先生已架好相機,鏡頭里水鳥掠過碧波,岸邊晨練的老人伴著鳥鳴舒展身姿;不遠處的東太行百里畫廊沿線,來自北京的王女士正對著宋祖臺的丹霞崖壁拍照,身旁的文旅驛站里,游客品上一口剛泡好的武安本地連翹茶——這幅動靜相宜的畫面,正是河北武安從“鋼鐵重鎮”向“詩與遠方”轉型的生動縮影。
武安,這座承載千年歷史的城市,正以綠水青山為底色、文化傳承為內核,通過服務升級、生態修復、業態融合,重塑著城市的氣質與活力。
服務升級 暢通產業“血脈”
“中華龍脊”太行山蒼茫的脊背上,116公里的東太行百里畫廊如一條絲帶,串聯起宋祖臺、春韻臺、青崖寨等一眾景致。駐足宋祖臺,劍削斧劈的紅色丹霞崖壁震撼人心;置身春韻臺,梯田如鏈似帶的農耕奇觀盡顯田園詩意;登頂冀南最高峰青崖寨,500平方公里太行東麓的山水畫卷盡收眼底,青山如黛、碧水如鏡、村鎮如舟,每一處風景都讓人流連。
“以前帶朋友來武安,最愁的就是堵車和停車。”家住武安的郭天宇感慨,“現在完全不同了,旅游專線直達景區,停車場智能又寬敞,就連沿途的驛站都成了‘風景’。”
貴妃垴驛站里,游客既能在休息區給設備充電,還可以在展銷區選購武安小米、手工藝品等農特產品;喜歡傳統文化的游客,還能梳起高髻、換上齊胸襦裙,沉浸式感受盛唐風韻。這里早已不只是旅途休憩站,更成了展示武安文化、提升旅游體驗的“新窗口”。
東太行百里畫廊里壯觀的武當大道。李樹鋒 攝
“我們正推動基礎設施從‘可用’向‘好用’升級。” 武安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黨組書記魏俊芳說,從優化服務環境到完善功能細節,每一處改進都只為讓游客的旅途更愜意、更從容。
生態修復 擦亮美麗底色
北洺河,這條洺河的一級支流,流域總面積516平方公里,河道總長62.3公里,不僅串聯著東太行、七步溝等5處國家4A級旅游景區和1處國家級重點水利風景區,更在2024年入選第三批國家“幸福河湖”建設試點。按照“一廊哺兩岸,五區創幸福,七品促發展”的布局,武安正將這里打造成生態宜人、設施完善、服務便捷、產業繁榮的親水空間。
武安幸福河湖建設美如畫。李樹鋒 攝
夕陽西下時,北洺河上游的口上水庫邊,總能看到攝影愛好者的身影。“現在這里成了我們的創作基地,不僅風景美,還能拍到多種珍稀鳥類。”李先生的話里滿是歡喜。
而在田鑫小鎮河段,畫風則變得活潑起來——孩子們在淺水中追逐嬉戲,歡笑聲濺起水花;家長們坐在樹蔭下的休息區,一邊照看孩子,一邊享受河畔的清涼,一幅鮮活的“戲水游趣圖”躍然眼前。
隨著“幸福河湖”建設推進,北洺河沿線的親水業態也愈發豐富。水上運動、濱水休閑、夜間市集、文創展銷……多元化的消費場景讓這條河煥發新的經濟活力,生態保護與旅游發展在此實現深度融合。
“幸福河湖會成為潤澤民生、承載鄉愁的風景線,為武安文旅注入源源不斷的‘水動力’。”武安市河湖長制技術服務中心主要負責人李計鋒說。
業態融合 煥新文旅體驗
“原本只想周末來看看山水,沒想到有這么多‘寶藏’!”王女士的感嘆,道出了不少游客的心聲。如今的武安,隨著“文旅+”戰略深入落地,創新項目如雨后春筍般涌現,讓旅途體驗愈發多元。
宇翔太行飛行營地以“鳥瞰山川”為核心,讓游客搭乘飛行器俯瞰太行美景,開創了武安低空旅游新業態;古武當山太極源文華苑依托張三豐創太極十三式的歷史,設計出可參與、可互動的太極江湖行走劇本,游客能沉浸式感受太極文化;李家莊的山李冀·山游市集被稱為活態飲食博物館,山河四省的美食、文創手工藝品齊聚,游客還能體驗小米耕種、聆聽鄉村民謠,感受鄉土風情。
近期,邯鄲市18歲以下青少年體育足球賽事武安賽區比賽正火熱進行。武安巧妙將歷史文化元素融入賽事——比賽服裝印著武安古跡圖案,隊名取自當地支柱產業,徽章設計融入太行山水元素;賽前賽后還推出旅游文化展覽、文創展銷、美食體驗等活動,讓賽事變成一場沉浸式文旅盛宴。
“我們不再依賴門票經濟,而是通過延長產業鏈提升附加值。”武安市文化廣電和旅游局局長高飛介紹,通過產業融合豐富“吃住行游購娛”體驗,用足夠的吸引力讓游客住下來、慢下來、消費起來,才能真正帶動鄉村振興和百姓增收。
邯鄲市18歲以下青少年體育足球賽事武安賽區觀眾用文旅口號為球員加油。李樹鋒 攝
數據是最好的證明:2025年1至7月,武安接待游客764.44萬人次,旅游總花費122.1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9.32%、17.82%,“文旅+”已成為武安優化產業結構、促進消費升級、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引擎。
這座穿越千年風雨的古邑,正以山水為紙、文化為墨,在新時代的坐標上,邀請四海賓朋共同執筆,繪就一幅生生不息的文旅新畫卷。(楊文娟 張藝姣 王海波)
來源:人民網
編輯:楊宏璐
責編:李志財
編審:劉福慶
監審:王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