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安全防線 守護快樂成長 秦皇島市扎實開展開學季法治護校園活動
秦皇島日報 記者 史娜 通訊員 陳詩瑩 劉亮
“給同學起綽號算欺負同學嗎?”“出租游戲賬號風險是啥?”9月3日,在青龍滿族自治縣鳳凰山鄉益海學校,民警聚焦校園生活常見法律問題,用互動問答厘清細節,為小學生拆解“日常行為紅線”“防欺凌”等知識。
據了解,青龍公安將校園安全防護細化為“全鏈條守護”模式。今秋開學季,青龍一小的新生開學典禮上,民警既用“拉緊家長手像抓牢風箏線”“頭盔是小腦袋的安全殼”講解交通安全,又通過真實案例科普防欺凌知識,同步發放《家庭監護倡議書》;大石嶺、龍王廟等地派出所通過校園廣播、家長微信群推送普法內容;土門子鎮派出所聯合中學排查近百名走讀生的接送車輛隱患;肖營子鎮派出所則為山區學校定制“便攜式法治課堂”。連日來,青龍公安日均投入60余人次警力,整治校園周邊481家經營場所、整改9處安全隱患,累計開展校園普法30余場,形成“普法+護行+整治”的閉環。
全市300余所中小學實現法治副校長100%覆蓋兩年以來,600余名公檢法工作人員受聘入校,年均開展法治講座450余場,參與師生達12萬余人次。
今年開學季,交警、治安、刑偵多警種推出“開學安全大禮包”:派出所民警聚焦校園內部安全,指導學校完善防欺凌預案;刑警走進城區中學,用青少年涉網犯罪案例科普反詐知識;交管部門則以“情景化實訓”為重點,打造覆蓋全學段的交通安全教育網絡。
在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太和寨中學,民警不僅為500名師生拆解步行、騎車、乘車的核心規則,還帶著大型車盲區模擬教具,讓學生親手觸摸標識線,直觀感知近3米“死亡內輪差”的風險范圍;在海港區迎賓路小學,交警創新設計“交通安全情景劇場”,讓學生扮演“行人”“司機”,在互動中掌握過馬路、乘車的安全要點;在西港路小學,民警為學生們普及交通安全知識,內容包括道路常見交通標志標線、“一盔一帶”安全守護、交通指揮手勢以及如何防范“開門殺”等。
目前,市交警支隊已在城區28所重點學校周邊設立“民警+志愿者”護學崗,日均投入警力120余人次,通過手勢指揮、分道引導實現送學車輛即停即走。
市公安局交警支隊機動大隊民警在海港區迎秋里實驗學校門口執勤。記者 方竟凱 攝
“我們將聯合縣區教育部門,以‘開學第一課’為契機,持續組織開展‘交通安全進校園’宣傳教育活動,切實提升師生交通安全意識和自我防護能力。”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宣教大隊長楊騰表示。
從市區多警種的精準施教,到縣域的全鏈條守護,我市公安部門正以“城鄉協同、按齡施策”思路,筑牢校園內外安全防線,為孩子們的成長保駕護航。
編輯:楊宏璐
責編:李志財
編審:劉福慶
監審:王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