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走基層 | 讓志愿服務更精準更規范——秦皇島市構建“專業社工+志愿服務”聯動體系成效顯著
秦皇島日報 記者 李楠 通訊員 周磊
“下面是哪位小朋友進行故事分享呢?”近日,在海港區西港路街道首府社區居民活動中心,孩子們正興致勃勃地在社工帶領下開展“紅色革命故事”主題演講活動。“在活動過程中,我們借助沙盤等心理咨詢工具,以科學、簡單有趣的方式,鍛煉孩子們的專注力,為他們的全面發展打下基礎?!蔽灮鹕鐣ぷ鞣罩行呢撠熑藦堝\玉向家長們介紹。“以前孩子放學回家就抱著手機玩,現在會主動要求來參加社區的實踐課,作為家長,我們特別欣慰?!本用窭钆空f。
“為助力兒童實現身心全面健康成長,我們打造了‘青苗逐夢學堂’志愿服務項目,通過引入專業社工機構,挖掘和鏈接志愿服務資源,為轄區家庭提供家庭監護指導、兒童發展輔導等常態化志愿服務,提升居民的參與感和幸福指數。我們社工機構的主要做法是把居民實際需求精準化,做好項目服務設計,與志愿服務力量對接,和社區一道推動項目落地?!笔赘鐓^黨委書記劉嬌嬌說。
首府社區的創新實踐,正是我市推進志愿服務與基層治理深度融合的一個生動縮影。今年以來,我市堅持黨建引領,將社會工作專業理念與方法融入志愿服務實踐,構建社會工作專業人才與志愿者協同合作、互促共進的聯動體系,打造立體化志愿服務品牌矩陣,讓志愿服務更專業、更規范、更精準,有效激活基層治理新動能。
“我這老腿疼了半輩子,醫生教的幾個動作真管用!”9月8日,昌黎縣昌黎鎮光明里社區76歲的張先生拉著志愿者的手感慨道。原來,社區成立了一支由退休醫護人員組成的“銀齡健康志愿服務隊”,定期為居家老人測量血壓、血糖,普及慢性病養護知識。針對特殊困難群體,在專業社工的指導下,志愿者們開展“敲門行動”,把服務送到老人床頭,有的幫忙打掃衛生、整理衣物,有的陪著嘮家常、讀報紙,還有的特意學了按摩手藝為臥床老人舒緩筋骨。
北戴河區西山街道海建里社區黨委今年也推出“窗簾之約”助老服務品牌項目。社區組織10余名低齡健康老人、20余名社區志愿者擔任“窗簾觀察員”,實現“1名觀察員+1戶老人”結對幫扶。早晨,獨居老人家中的窗簾若被拉開,表明老人安全,志愿者便會放心離開;如果窗簾沒有被拉開,志愿者會立即前往老人家中查看詢問,防止意外發生。項目實施以來,累計發現老人突發疾病、意外摔倒等緊急情況19起,成功挽救7名老人生命,老人安全事故發生率下降了11%。一餐熱飯、一次陪伴、一場義診,越來越多老年人的需求被精準發現,老年人的生活也變得越來越舒心。
今后,我市將進一步深化黨建引領“專業社工+志愿服務”融合,持續鼓勵文化體育、醫療衛生、法律、科技等各類志愿者發揮專業特長參與社區志愿服務,積極將社區各類興趣活動團隊培育為志愿服務組織,激活志愿服務“一池春水”,形成“多點開花”的生動局面。
編輯:薛佳麟
責編:李志財
編審:劉福慶
監審:趙明 王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