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鹿對話”講述三祖文化研究新成果
涿鹿與中華文明探源研究工作推進會舉行
“涿鹿對話”講述三祖文化研究新成果
張家口市涿鹿縣中華合符壇。(河北日報資料片)
“桑干河水潤萬物,千古文明開涿鹿”。9月7日至8日,由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廳、河北省社會科學院、張家口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涿鹿對話”——涿鹿與中華文明探源研究工作推進會在張家口市涿鹿縣舉辦。
河北涿鹿地處北方游牧文明向農耕文明過渡地帶,在中華文明形成和早期發展階段產生過重要影響。涿鹿縣現存黃帝城、黃帝泉、釜山、橋山、阪泉、炎帝營、蚩尤寨、蚩尤泉等遺址遺跡20多處,出土了大量石器、陶器等文物,這里還有阪泉之戰、涿鹿之戰、合符釜山等許多關于黃帝、炎帝、蚩尤征戰融合的英雄傳說與人文印記,涿鹿已成為探源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形成的重要文化標志地,為實證“百萬年人類史、一萬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中華文明探源研究提供了新依據、新角度。
為進一步推動涿鹿歷史文化研究闡釋和未來活化利用,本次推進會上,國內歷史文化和研學旅游領域的專家學者圍繞“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源頭——涿鹿”“教旅融合與研學旅游”等主題開展演講,深刻闡釋黃帝文化的貢獻、傳播和影響,系統講解研學旅游的發展前景和實踐成果。專家學者還就打造特色研學旅游項目,發展研學旅游新業態,擴大研學旅游規模等進行分享發言。會議同時發布了涿鹿中華文明尋根研學旅游資源、啟動“百位校長+百家研學機構走進涿鹿”活動。推進會期間,海內外華人青少年和與會嘉賓前往中華三祖堂、軒轅湖、中華合符壇、涿鹿博物館等地探尋歷史遺跡、聆聽古老故事,并參與“倉頡造字”“嫘祖繅絲”等文化體驗活動,切身感受“千古文明開涿鹿”的獨特魅力。(記者 史曉多 許衛兵)
來源:河北日報
編輯:王俏
責編:李志財
編審:劉福慶
監審:王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