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信心 增動能——高質量發展一線報道 | 攻克焊接技術難題 護航國家海洋工程 中鐵山橋聯合燕山大學攻關新型耐海洋氣候鋼焊接技術獲省級專項支持
秦皇島日報 記者 王靜 張宏宇
近日,中鐵山橋與燕山大學聯合申報的“新型耐海洋氣候Q345qDNHY-Ⅰ鋼焊接技術研究”項目,依托“河北省橋梁焊接技術創新中心”平臺,成功斬獲2025年度河北省“中央引導地方科技發展資金項目”專項支持,為我國沿海工程材料技術創新再添助力。
新型耐海洋氣候鋼作為專為我國沿海高鹽霧、高濕熱環境研制的新一代耐候鋼板,不僅具備卓越的耐海洋大氣腐蝕性能,能顯著延長鋼結構設施在惡劣海洋環境中的服役壽命,更憑借綠色環保特性,在減少涂裝依賴、降低全生命周期維護成本等方面優勢突出。中鐵山橋首席專家徐向軍介紹:“長期以來,針對該新型耐候鋼的焊接性能、焊接接頭耐腐蝕性能及焊接工藝的研究尚顯匱乏,相關工程實踐經驗不足。為此,我們以獅子洋大橋為靶向,全力攻關這一技術瓶頸?!?/p>
在技術攻關過程中,中鐵山橋聚焦新型鋼材特性,創新焊接工藝。目前,新型耐候鋼已成功應用于獅子洋大橋錨固系統。徐向軍表示:“在工程準備階段,我們就開展了新型耐候鋼焊接性能及適配焊材的試驗研究,并與高校攜手針對試驗件焊縫進行耐腐蝕性模擬試驗。通過優化焊接工藝參數,精準控制焊接熱輸入,確保焊縫合金指數V處于標準范圍之內,在保障焊縫力學性能的同時,充分滿足了獅子洋大橋對焊縫耐蝕性的嚴格要求。”
這項突破并非偶然。作為中國橋梁制造領域的排頭兵,中鐵山橋長期致力于耐候鋼等綠色環保材料的研發與應用。公司聯合鋼廠、科研院校完成的鋼板開發及性能評價、配套焊材及焊接工藝研發成果,已廣泛應用于港珠澳大橋、北盤江大橋、官廳水庫特大橋、黑河大橋等重點工程。同時,公司參與編寫了《耐候橋梁鋼免涂裝應用指南》《公路橋梁用耐候鋼》等標準,榮獲國際焊接學會“Ugo Guerrera Prize”獎,其“一種橋梁用Q345qDNH耐候鋼的焊接方法”更是斬獲中國專利金獎。
此次專項支持的落地,為技術迭代注入新動力。中鐵山橋有關負責人表示:“公司將以此次立項為契機,堅持把創新作為發展的第一動力,持續優化創新生態,健全產學研合作機制、人才培養和激勵機制、創新成果評價機制,為新質山橋高質量發展和行業技術進步注入強勁動力?!?/p>
編輯:韓冰
責編:李志財
編審:劉福慶
監審:王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