а√天堂在线官网中文下载/18xxxhd/中文av在线天堂/狠狠瑟 - 亚洲精品com

強信心 增動能——高質量發展一線報道丨強化深加工 完善產業鏈 青龍中藥產業實現“三級跳”

在青龍滿族自治縣木頭凳鎮牛角溝村,當地農民正忙著采摘青龍小枸杞。記者 李鐸 陳立桐 攝

秦皇島日報 記者 王靜

眼下的青龍滿族自治縣,山巒疊翠。在木頭凳鎮牛角溝村的梯田里,村民王金鳳俯身查看中藥材五味子的長勢。“以前就放點兒山羊、種點兒玉米,一年下來,掙個三四千元錢。改種五味子后,每畝穩穩收入上萬元。”王金鳳說。

青龍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稱,北緯40度的坐標以及70%多的森林覆蓋率、顯著的晝夜溫差,為青龍中藥材種植提供了絕佳環境。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青龍人敏銳捕捉到山野間飄散的藥香。

政策東風隨之而來。

青龍將中藥材種植列為鄉村振興主導產業,專項補貼向連片種植傾斜:集中連片超100畝的基地,每畝最高可獲千元扶持。技術服務體系同步下沉田間,農技專家“包片聯戶”解決種植難題。短短數年,東部10個鄉鎮崛起為產業核心帶,全縣中藥材種植面積突破11.5萬畝,荒山薄地蛻變為“綠色銀行”。

在位于三星口鄉的秦皇島滿藥本草科技公司的種植基地,農戶們正在忙著給北蒼術除草。“公司提供種苗、技術,還簽保底收購協議,我們只管安心種好藥。”藥農老李說。這種“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已覆蓋17個鄉鎮,1.56萬畝基地實現訂單化生產,戶均年增收超6000元。

在同盛醫藥組培車間里,脫毒蒼術苗在恒溫光照下茁壯生長。該基地與高校合作攻關,年育苗能力達360余種,從源頭破解種苗質量瓶頸。位于龍王廟鎮的元正農業科技公司,則以自動化生產線讓鮮藥材身價倍增:精深加工讓產品溢價超25%,年產值突破1100萬元。村民宋云滿在元正農業基地操作智能灌溉設備,不僅有土地租金收入,月工資還能達到3000元,“過去老鄉們都是靠單一種植柴胡、黃芪等中藥材,肩挑背扛沿街賣原料,現在在家門口就能端穩‘產業碗’。”

目前,青龍正與華潤、國藥等巨頭洽談共建現代化深加工基地,同步推進滿族醫藥研發,謀劃建設從種植到藥妝、保健品的全產業鏈體系。2024年,全縣中藥材產值已突破5.6億元,產業集群效應初步顯現。

在縣級電商中心,主播們對著鏡頭熱情吆喝:“青龍鐵山楂,喝山泉水、吸負氧離子。”物流專線每日發往全國的不僅是藥材,更是對“透明農業”的信任——五道河村新農人滿立峰的直播間里,農作物管理、采收全程可見,幾十萬粉絲用“點擊”為這份原生態買單。全縣電商銷售額年均增長35%,深山好藥借“云端”走向全國。

在“青龍小高原”龍王廟鎮,北干樹、南干樹等村落的連綿山腳下,中草藥種植棚架如鱗次櫛比的產業方陣,沿著起伏的地勢鋪展開來。其間,秦皇島元正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現代化廠房屹立其間,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成為這片綠色海洋中最醒目的產業地標。從單一種植到“種植-加工-研發-營銷”全鏈貫通,從提籃叫賣到“電商+物流”數字營銷,青龍中藥材產業的三級跳,為山區縣鄉村振興寫下生動注腳。

“一產往后延、二產兩頭連、三產走高端,這是我們的產業辯證法。”縣農業農村局負責人賈國忠說,青龍已實現了從“賣資源”到“賣品牌”的跨越。

編輯:楊宏璐

責編:李志財

編審:劉福慶

監審:王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