а√天堂在线官网中文下载/18xxxhd/中文av在线天堂/狠狠瑟 - 亚洲精品com

縣域經濟崛起新動力丨山海關描繪“四季皆景、文旅共生”新圖景

秦皇島日報 記者 李正男

“為什么它不是真正意義的長城最東端,卻被稱為天下第一關?是因為山海關太重要了。長城整個是東西走向的,只有在山海關是南北向的,它把渤海灣和角山聯系到了一起,控扼了傍海道……”8月23日、24日,知名學者、中央民族大學教授蒙曼將她的歷史文化課堂搬到了天下第一關,從長城的軍事戰略作用到明清時期的戍邊故事,生動的講解吸引游客紛紛跟隨聆聽。這也成為游客旅途中的意外驚喜。“旅游遇見蒙曼老師特別幸運,這趟山海關之行太值了!”來自河南的游客張女士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

山海關豐富的長城文化資源讓蒙曼流連駐足,先后踏訪了天下第一關、角山長城、老龍頭和孟姜女廟景區。和蒙曼一樣,越來越多的游客被山海關長城古垣與現代城郭交相輝映的景致所吸引。他們中有舉著相機追逐光影、定格飛檐晨昏的年輕人,有捧著研學手冊、在城磚前標注歷史印記的學生,也有牽著孫輩在糖畫攤前挑選生肖圖案的銀發老人……

山海關,這座曾見證烽火狼煙的軍事重鎮,如今正以文旅融合的新姿態,在縣域經濟版圖上書寫著“四季皆景、文旅共生”的鮮活篇章。

這份“煙火人間”的熱鬧,從寒冬到酷暑從未停歇。當1月22日北方小年夜的鐘聲敲響,山海關古城便化作一條流光溢彩的星河,2025山海關古城年博會在此啟幕,也拉開了全年文體旅活動的大幕。萬盞花燈垂掛在天下第一關城樓飛檐下,將古老城垣浸染成溫暖的琥珀色。這場為期20余天的春節盛宴,像冬日里的一把火,不僅點燃了當地市民的新春熱情,更吸引京津冀數十萬游客奔赴而來——古城里經營一家民宿的王女士笑著說:“年博會那陣子,客房提前半個月就訂滿了,北京來的客人帶著老人孩子,白天逛非遺集市,晚上看火壺鐵花,臨走還得捎兩斤花生糖。”

漫步古城,年博會以“非遺”為金線,編織出一幅鮮活的傳統年俗畫卷。“二十三,糖瓜粘”的童謠聲里,潮陽英歌舞的鏗鏘鼓點打破北方的寧靜,火壺鐵花在夜空中綻放成金色瀑布,與關東糖、絲窩糖的甜香交織。“就是這股地道年味兒,讓孩子們記住了傳統節日的溫度。”市民許亞平帶著孩子穿梭在花燈的海洋中,孩子舉著剛買的“虎形糖畫”追著花燈跑。作為“京津冀歡享廟會系列活動”的重要會場,這場文化盛宴不僅讓山海關的非遺煥發新生,更拉動了餐飲、住宿、交通等行業的發展。

春風吹綠城墻根時,古城的活力從年味兒里延伸出來。今年4月8日發布的《山海關及周邊游景點美食路線攻略大全》,詳細規劃了核心景點深度游與周邊聯動游線路,而最受歡迎的莫過于“歷史里藏著運動密碼”的特色體驗。

6月13日上午,山海關的城墻根下還留著夜晚的清涼,一場別開生面的體育文化之旅便已啟程。5.6公里的“我愛關城關城有愛”主題健步走活動,像一條串聯歷史的絲帶——參賽者沿著角山路向南,從古城北門踏上斑駁城墻,循著600年的光陰逆時針繞行,途經西門箭樓時,城磚上“萬歷年間修城”的刻痕仍清晰可辨;走到南門甕城,弧形城墻講述著“古代甕中捉鱉的戰術智慧”,最終在天下第一關廣場收住腳步,把關城的軍事密碼與人文底蘊都化作鮮活的記憶。

“這哪是簡單的走路啊?每一步都踩著歷史呢。”剛沖過終點的韓先生擦著汗,指著手機中拍攝的城磚照片,“這些磨損不是歲月的痕跡,是歷史在跟咱說話啊。你聽,每一道紋路里都藏著守關人的故事,藏著咱不能忘了的根。”

當太陽落山,古城滿滿的煙火氣便愈發吸引人。不遠處的大排檔里,桌子上是燒得正歡的山海關渾鍋,年輕人舉杯暢飲,穿漢服的姑娘舉著糖畫走過,糖絲在晚風里微微晃動,與城墻垛口的剪影疊在一起,成為古城中一道別樣的風景。

當秋葉落在“天下第一關”的匾額上,古城又換上了豐收的底色。海邊的研學營多了不少家庭游客,孩子們騎著小馬看海上日出,家長們則在旁邊的“豐收市集”里選購農產品。“以前覺得來這里玩只能感受歷史,現在發現能跑、能騎、能逛,一家人各有各的樂趣。”市民廉女士笑著講述她們一家的“秋日幸福計劃”。

從寒冬的花燈到金秋的幸福,從城墻下的糖畫攤到賽道上的腳步聲,山海關的文旅融合不是簡單的加法,而是讓歷史、運動、生活融在了一起。據統計,2024年全區累計接待游客828.65萬人次,門票收入達到2.5億元。這背后,是民宿、餐館、手工藝品店共同的紅火。正如古城里開了20年餐館的老板所說:“以前客人來吃頓飯就走,現在能住3天,說要‘把能玩的都玩遍’。”

如今,這座古城正迎來新的機遇。當晨光再次灑滿“天下第一關”的城樓,磚石上的歷史印記與旅游文化交相輝映,在渤海之濱徐徐展開一幅“文化為基、旅游為翼”的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圖景。

編輯:王劍猛

責編:李志財

編審:劉福慶

監審:王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