а√天堂在线官网中文下载/18xxxhd/中文av在线天堂/狠狠瑟 - 亚洲精品com

銀齡互助 情暖夕陽紅——秦皇島市“老幫老”志愿服務成新風尚

秦皇島日報 記者 王瀟瀟

在海港區天洋新城社區紅星小區,住著這樣一群老人——他們曾是并肩作戰的戰友,如今成了守望相助的家人。70歲的韓有名是小區樓院黨支部書記,也是大伙兒信賴的“管事人”。“老韓,幫我看看這水管咋又堵了。”“有名,能幫著捎袋米不?”這樣的呼喚,幾乎每天都能在小區聽到。

“老哥,今天精神頭兒咋樣?家里菜還夠不?”住在6棟的李增夫婦年過八旬,兒女在外打拼,老兩口腿腳不便很少出門。韓有名深知老兩口的困難,經常上門代買物品、打掃衛生、扔垃圾、交水電費,閑時就陪老兩口說說話解解悶。

天洋新城社區下轄3個小區,共有居民3530戶,其中60歲以上老年人1918名,是一個老齡化社區。

“社區秉持‘鄰里守望、互幫互助’的理念,以志愿服務為抓手,將社區養老和‘老幫老’志愿服務有機融合,倡導老年人發揮自身優勢和技能開展互助服務。”天洋新城社區黨委第一書記周慧霞說。

今年4月,市委社會工作部全面啟動“老幫老”志愿服務活動,通過精準施策、精細服務,讓“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為”成為現實。

“顧大娘,您的降壓藥快吃完了,明天我給您捎來。”在海港區首府社區育紅里小區,65歲的志愿者胡秀軍總是步履匆匆。看望獨居高齡老人、陪老人嘮家常……在首府社區,像胡秀軍這樣的老年志愿者有50余人,年服務時間超500小時。

首府社區6173戶居民中,60歲以上老人占30%。社區黨委書記劉嬌嬌發現,不少退休老人身體硬朗,愿意參與志愿服務,且與高齡老人易于溝通。于是,社區針對老年群體“社交孤獨、生活不便、價值感缺失”三大問題,打造“老幫老”特色服務體系,通過“低齡助高齡”“專業帶業余”“興趣促互助”等方式,構建起“黨建引領—社工統籌—銀齡互助—多元協同”的養老服務新生態,實現從“政府單一供給”到“社區互助共享”的治理轉型。

劉嬌嬌說:“社區將深入探索‘互助養老+智慧養老’融合路徑,讓更多老年人在社區中實現‘養老’向‘享老’的跨越,為老齡化社會治理提供可借鑒的基層樣本。”

如今,在秦皇島市社會工作部門的廣泛宣傳動員下,一支支“老幫老”志愿服務隊伍迅速組建。205支志愿服務隊、2956名志愿者中,黨政機關退休干部、企事業單位退休人員及各類專業人才成為主力軍,他們活躍在各個社區,用真心溫暖鄰里。

“老幫老”志愿服務項目通過智能匹配“需求臺賬”與“供給臺賬”,形成立體化幫扶網絡。項目采用“一對一”“多對一”“一對多”等靈活的結對方式,讓低齡老人充分發揮優勢,為高齡老人提供代購代繳、健康監測、精神慰藉等服務。這種“以老助老”的互助機制,既盤活了老年群體的人力資源,又構建了有溫度的養老支持體系。

“‘老幫老’志愿服務活動的廣泛開展,在全社會營造了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良好風尚,引導更多人關注老年人群體,關心老年事業,促進了社會的和諧穩定與文明進步。”市委社會工作部相關負責人說。

截至目前,秦皇島市“老幫老”志愿服務已累計服務高齡老人2.93萬人次。這種潤物無聲常態化的“老幫老”志愿服務模式,讓“老有所養”與“老有所為”在鄰里守望中溫暖交融,銀齡力量在奉獻互助中再綻芳華。

編輯:王劍猛

責編:李志財

編審:劉福慶

監審:王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