а√天堂在线官网中文下载/18xxxhd/中文av在线天堂/狠狠瑟 - 亚洲精品com

縣域經濟崛起新動力 | 海港區為未來產業蓄勢賦能

秦皇島日報 記者 李正男

近日,記者從海港區政府了解到,今年5月公布數據顯示,到2024年,海港區內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到109家,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比2023年增長約42%,科技創新在經濟增長中的貢獻率越來越突出。

在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深度推進背景下,海港區以科技創新為強勁引擎,促進產業優化升級,全力構建特色鮮明、競爭力強的未來產業生態體系。區內企業在氫能、人工智能及智能裝備制造等前沿領域多點突破,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也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筑牢根基。

海港區將科技創新作為攻克“卡脖子”技術難題的利刃,積極構建“研發在京津、轉化在海港”的高效創新閉環模式,大力建設京津冀5G+工業互聯網協同創新基地、數字經濟產業園等產業載體。截至目前,已成功承接來自京津地區的科技成果轉化項目87個,逐步形成了涵蓋“技術研發—中試孵化—產業落地”的完整產業鏈條生態,極大地促進了科技成果的快速轉化與產業應用。

在海港區產業發展進程中,一批領軍企業發揮著中流砥柱的作用。中能源工程集團氫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氫科技”)作為海港區氫能產業的開拓者,專注于燃料電池核心零部件的研發工作。公司自主研發的膜電極組件性能卓越,能量密度達到4.2kW/L,使用壽命突破3萬小時,關鍵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今年,中氫科技建成的氫能裝備產業園正式投入運營,目前已實現電堆、空壓機等8大核心部件的本地化生產,有力推動京津冀地區氫能產業的發展。

而小島智能機器人產業基地作為海港區智能制造領域的標桿項目,已成功打造“研發—生產—應用”一體化的產業發展格局。該基地推出的空間智能焊接機器人具備先進的技術性能,搭載了AI視覺識別系統,能夠實現0.1mm級別的高精度作業,能有效提升企業的生產效率與產品質量。

科大訊飛在海港區的產業布局同樣備受矚目。科大訊飛PCAI智能電腦生產線于2024年啟動建設,規劃年產100萬臺智能終端,其搭載的星火大模型在工業質檢、智慧政務等場景的應用覆蓋,切實推動了人工智能技術在實際生產生活中的廣泛應用。今年,科大訊飛進一步加大在AI芯片研發方面的投入,與中科院微電子所合作共建智能計算芯片創新中心,將研發重點聚焦于突破邊緣計算芯片能效比瓶頸,提升芯片性能。值得一提的是,科大訊飛在海港區著力打造的AI開發者生態聯盟已吸引超過1500家企業加入,成功構建了從算法開發到行業解決方案的完整生態閉環。

在今年舉辦的京津科技成果海港轉化對接會上,中國地質大學(北京)與海港區本地企業簽約,為海港區的產業升級注入新的活力。

從氫能裝備到智能機器人,從AI終端到數字經濟,海港區的未來產業布局已呈現“多點開花、集群發展”的態勢,成為京津冀協同發展進程中創新要素集聚、產業活力彰顯的重要增長極。

編輯:王劍猛

責編:李志財

編審:劉福慶

監審:王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