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爭有我——365百姓故事匯 | 孫海云:讓失獨老人家里熱鬧起來
秦皇島日報 記者 杜楠
“阿姨,您不用送,有需要聯系我們。”“嘗嘗這個好吃不?是從唐山帶回來的。”……近日,孫海云和他的隊員們來到失獨老人張女士家里,他們像自家孩子一樣,跑前跑后、說說笑笑,頓時讓家里熱鬧起來。
這些活力滿滿的幫扶人員,來自一個專門關愛失獨老人的志愿服務組織——民進青年志愿服務隊。從2013年成立至今,這支隊伍用“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陪伴,溫暖了一個又一個失獨家庭。而這支志愿團隊的發起人,正是民進秦皇島市委委員孫海云。
時間回到2012年重陽節,孫海云在工作中認識了兩位失獨的老大姐。“她們的眼神里,有種說不出的孤獨和哀傷。”孫海云回憶說,“那一刻我就想,能不能為他們做點實實在在的事?”
說干就干!2013年,他帶頭組建了志愿服務隊,把100多名志愿者分成15個小組,每組“承包”幾戶失獨家庭,不僅定期上門陪聊、幫忙做家務,還組織出游、過節,甚至幫老人們解決法律、醫療等各種難題。“我們不搞一陣風式的慰問,要陪就陪到底。”孫海云說。
“這些孩子每周都來,陪我買菜、看病,還教我玩微信,現在我都學會視頻通話了!”一位阿姨笑著說。另一位大爺則感慨:“以前過年就我一個人,現在他們帶著餃子來,家里可熱鬧了。”
服務隊為每個失獨家庭都建立了內容詳盡的《家庭檔案》,確定了固定幫扶隊員。老人們最怕孤單,志愿者經常打電話或上門問候;老人家中有事兒,志愿者隨叫隨到。除夕夜是老人最難熬的時刻,志愿者放棄和家人團聚的機會,連續12個大年三十陪老人一起聯歡、吃餃子;中秋節是闔家團圓的日子,志愿者會準時上門慰問,請老人吃團圓飯;重陽節是老人自己的節日,志愿者把老人們請出來,陪老人游玩散心,并為老人集體過生日;春節送去米面油、水果、對聯等年貨。每次活動后,服務隊都把照片沖印出來交給老人,方便隨時觀看、回憶……
此外,志愿者還聯系相關部門,為多個失獨家庭補發了特別扶助金、獨生子女死亡救助金、獨生子女父母獎金等十萬余元;老人生病住院時,志愿者第一時間趕到醫院探望并送上慰問品、慰問金;聯系房管部門,為生活困難的楊玉珍老人解決廉租住房,并捐款為老人購買了電冰箱;協調律師事務所為鉉昌營老人免費提供司法援助,打贏了房屋漏水官司,維護了老人的合法權益;為避免農村失獨家庭的孩子輟學,服務隊志愿者連續7年捐款,按希望工程的幫扶標準,對青龍滿族自治縣和昌黎縣的7個失獨老人家庭的在校孫子(女)予以資助,直至完成全部學業。
有了志愿者的持續幫扶,老人們心里逐漸踏實下來,他們感受到了社會的關愛。孫海云表示,他會一直堅持為這些老人提供切實的幫助,并希望更多人加入到幫扶工作中來。
編輯:韓冰
責編:李志財
編審:劉福慶
監審:王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