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甘薯產業技術體系科研成果轉化應用項目落戶盧龍
秦皇島日報 記者 張宏宇 王寧
8月12日,中國農業科學院甘薯研究中心與盧龍縣達成戰略合作,標志著國家甘薯產業技術體系科研成果轉化應用項目正式落地甘薯大縣盧龍。這是自7月22日國家甘薯產業技術體系掛靠單位中國農業科學院甘薯研究中心成立后,全國首個落地的科技成果轉化應用項目,為盧龍縣甘薯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科技動能。
作為全國知名的甘薯主產區,盧龍縣現有甘薯種植面積12.7萬畝,集群全產業鏈年產值達10.15億元。近年來,當地通過構建“產品多樣化、產銷一體化、品牌國際化”的創新格局,成功打造出富民強縣的特色產業鏈。此次戰略合作將重點推進四大領域技術轉化:一是甘薯新品種示范栽種,二是脫毒技術體系推廣,三是高效栽培模式創新,四是深加工產品研發(涵蓋代餐粉、爆漿薯條、紅薯葉粉、花青素飲品等高附加值產品)。
收獲甘薯。(資料圖片)
中國農業科學院甘薯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李強表示:“通過建立長效合作機制,我們將優先在盧龍開展甘薯全產業鏈技術集成示范,重點突破種質創新、綠色防控、全株利用等關鍵技術。”目前,河北中薯農業科技集團已與中國農科院、河北農大等科研機構建立深度合作,建成國家北方山區農業工程技術中心甘薯試驗站、河北農科院博士工作站等多個創新平臺。
河北中薯董事長劉旭介紹,依托科技賦能,企業在種薯繁育、病蟲害綠色防控、產后資源化利用等領域已取得顯著成效,相關技術成果正在12.7萬畝耕地中推廣應用。此次戰略合作將進一步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預計三年內帶動甘薯深加工產值提升30%,助力“盧龍甘薯”品牌走向更廣闊的市場。
編輯:王俏
責編:李志財
編審:劉福慶
監審:王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