а√天堂在线官网中文下载/18xxxhd/中文av在线天堂/狠狠瑟 - 亚洲精品com

縣域經濟崛起新動力 | 加速產業向新而行聚鏈成群——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高質量發展

秦皇島日報   記者  王東

在全球范圍內,平均每3輛汽車中就有1輛配備了這里生產的鋁制車輪;神舟十九號載人飛船閃耀星空的“外衣”,鑲嵌著近萬片這里打造、薄如蟬翼的特種玻璃;從設計、材料到工藝完全自主創新的“華龍一號”HL-T67型核電機組蒸汽發生器,從這里啟程南下,組裝成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后,其電力足以滿足一個中等發達國家百萬人口一年的需求……這里,便是創新動能澎湃的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

中油寶世順(秦皇島)鋼管有限公司新能源管材廠職工在車間作業。 記者 劉劍 攝

作為全國首批、河北省首家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歷經多年發展,已成為全市經濟建設主戰場、項目建設主陣地。這里集聚了179家規上工業企業,規上工業企業營收占全市工業總營收的比重穩定在45%以上,利潤占比超70%,持續發揮全市工業“主引擎”作用。

聚焦高質量發展,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錨定新能源及智能裝備制造、汽車及零部件、糧油食品精深加工、精密電子信息技術及智慧消防、生物制造及康輔醫療五大主導產業,全力推動創新突破,加速產業聚鏈成群。

其中,新能源及智能裝備制造業作為產業“頭雁”,發展勢頭尤為強勁。這里集聚了山船重工、哈電重裝、中油寶世順、秦冶重工等100余家規上企業,產品陣容耀眼:燃氣輪機、核島主設備、光伏組件層壓機、特種玻璃……這里已建成全國領先的燃氣輪機生產基地和世界一流的百萬千瓦級核島主設備生產基地,更擁有世界最先進的大口徑直縫埋弧焊管生產線和國內領先的螺旋埋弧預精焊管生產線。

今年7月中旬發運的兩臺三代核電CAP1000蒸汽發生器是哈電集團(秦皇島)重型裝備有限公司為廣東某電站生產的產品,標志著我國已完全具備三代核電CAP系列蒸汽發生器批量化制造的能力。這臺重達700噸的龐然大物,是核電站核島最關鍵的設備之一,制造周期超過40個月,標準極高、難度極大。它的完全自主化生產,生動詮釋了“關鍵技術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硬道理,是我國堅定不移走“科技自立自強”之路的生動注腳。

創新引領,集群發力,一座制造高地正在渤海灣畔加速崛起。依托山海關港區碼頭,以及域內密集的風電電機、葉片、電纜、電氣設備生產企業,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發展新能源及智能裝備制造的優勢得天獨厚。

在中油寶世順(秦皇島)鋼管有限公司新能源管材廠,車間內機器轟鳴,一根根長達18.3米的鋼管在生產線上誕生,被發往全國各地能源項目現場。這是全球首條螺旋、直縫雙工藝新能源焊管生產線,一舉填補國內空白,創造了4項國內第一、2項世界第一,其首創“兩頭一尾”工藝布局,實現兩種工藝柔性切換,堪稱行業革命。

持續創新是贏得市場的“金鑰匙”。中信戴卡股份有限公司已構建起材料研究、產品結構、優化工藝“三位一體”的輕量化研發體系,手握8600余項專利。如今,創新基因已深深融入這片土地,裝備制造企業蓬勃生長:晟成自動化公司的光伏組件層壓機占據全球70%市場份額,天業通聯重工自主研制出1100噸運架一體式架橋機……

“這些企業成功的核心密碼就是創新引領。”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科技創新和大數據管理局局長張偉忠一語道破,“企業要創新,服務更要創新,必須一切圍繞項目轉。”

為此,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搭建了全產業鏈數字可視化管理平臺,繪制了清晰的產業鏈、供應鏈圖譜和供需產品名錄。企業輕點屏幕,便能直觀洞見“誰能為我配套、我能為誰配套”的資源與商機。

為進一步提升產業整體競爭力,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還創新探索成立了五大產業聯盟,以龍頭企業為引領,聯合中下游企業和高校科研機構,在技術研發、生產制造等環節開展深度協同。

“我們力爭到2027年,全區‘四上’企業營收規模突破2500億元。”展望未來,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高靜宇信心滿懷。渤海灣畔,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正以科技創新的澎湃動能,驅動產業巨輪駛向高質量發展的新藍海。

編輯:王俏

責編:李志財

編審:劉福慶

監審:王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