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爭有我——365百姓故事匯丨劉羿辰:“努力真的會發光”
秦皇島日報 記者 宋九龍
劉羿辰是撫寧區驪城第一小學學生,他是個熱愛機器人和編程的小小技術男,曾與小伙伴一起在省市兩級機器人大賽中獲得一等獎。
劉羿辰的機器人之旅,始于幼兒園時的一節機器人體驗課。當其他孩子搭完積木就跑開玩鬧時,他卻蹲在地上,一遍遍調整小車的行進路線,直到它能完美繞過障礙物。“那時候我就覺得,機器人比動畫片有意思多了!”他調皮地說。
一年級時,劉羿辰加入學校的樂高機器人興趣班。別人拼裝完模型就滿足了,他卻總想著:能不能讓它動起來?能不能更智能?就憑著這股愛鉆研的勁兒,他從三年級報名參加中國電子學會的機器人技術等級考試,一口氣拿下三級認證。到五年級,他已是學校編程社團的核心成員,主導開發了“煙花綻放”“智能頒獎”等多個創意項目。
2024年4月,劉羿辰和另一位熱愛機器人的小伙伴組隊參加秦皇島市智能機器人競賽。備賽期間,放學后的機器人教室里的燈總是亮著,“咔嗒咔嗒”的零件拼接聲和激烈的討論聲不時響起。
比賽當天,組委會突然調整了任務模型位置,并且只有兩次調試機會,壓力巨大。
“別慌,按我們練過的來。”劉羿辰迅速帶領隊員重新校準參數,時間一分一秒飛逝,令人緊張的幾分鐘過去了,最終他們的機器人以零誤差完成所有任務,頓時全場掌聲雷動。當大屏幕顯示“一等獎”時,他歡呼著和同伴擁抱在一起。那天晚上,劉羿辰在日記里寫道:“原來努力真的會發光!”
一個月后的省里比賽,場面更加震撼。20多支隊伍中,不少參賽者的機器人裝著價值上萬元的傳感器,而劉羿辰團隊的設備還是基礎款。“硬件比不過,我們就拼算法!”他冷靜地提醒隊友。
賽前,他們專門針對復雜地形設計了新程序,給機器人加裝“虛擬防抖”功能。果然,比賽時多個豪華配置的機器人在急轉彎時飛出賽道,而他們的經濟適用型機器人卻穩穩過關,最終以極低的失誤率出色完成了比賽。連裁判都忍不住贊嘆:“這代碼寫得漂亮!”
2025年,劉羿辰獲評市新時代好少年。
如今,劉羿辰雖因升初中暫別了賽場,但他床頭仍貼著新目標:組建機器人戰隊,將來設計能幫助老人的科技產品。“科技不該只是酷炫的玩具,更要解決實際問題。”說這話時,這個男孩眼里閃著光。
編輯:王劍猛
責編:李志財
編審:劉福慶
監審:王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