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爭有我——365百姓故事匯 | 李景利:讓好風氣吹進每家每戶
秦皇島日報 記者 何春雷
走進撫寧區墳坨鎮楊莊頭村,平整的道路兩旁花草點綴,文化墻上的彩繪講述著時代新風尚,村民們在新建的文化廣場上悠閑活動。更吸引記者目光的,是村委會旁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里新鮮的一幕:村民李志剛正拿著幾塊肥皂,樂呵呵地從“道德積分儲蓄銀行兌換超市”走出來……
“做了點好事,打掃公共區域、調解鄰里小矛盾,都能攢積分。這不,換了兩塊香皂,實在?!崩钪緞傊钢鴫ι系姆e分公示欄。
這份讓“德者有得”的實在感,正是村黨支部副書記李景利精心培育的文明碩果。記者在村委會見到了這位59歲的老黨員。他話語樸實,眼神里透著股執著勁兒。
“凡事在于認真,凡事就怕細致?!边@是李景利常掛在嘴邊的話。在他看來,推動鄉風文明,黨員必須沖在前頭。
李景利向記者展示了他創新的“六清”黨員管理法。他掰著手指頭解釋:“‘三會一課’內容清、設崗定責任務清、責任區位置清、聯系戶底數清、實踐活動時間清、積分考核結果清?!泵吭拢h務公開欄“列表拉單”,所有黨員的“六清”完成情況一目了然。與之配套的《黨員設崗定責制度》《黨員積分量化考核實施方案》等一整套“組合拳”,讓黨員肩上的擔子既實又明,隊伍里“比促趕”的氛圍日漸濃厚。
李景利的“細致勁兒”還從黨員延伸到了全村475戶村民。他主導制定的《“道德積分儲蓄銀行”管理辦法》,將鄉村治理這個“大課題”,拆解成村民日常的“小積分”。
“思想政治、精神文明、產業振興、生態文明、村務、社會實踐,6大項31小項,做得好加分,違反村規扣分?!崩罹袄麑@套制度如數家珍。墻上的積分榜,像一顆顆閃亮的星,記錄著村民的點滴善行。
“村里事變成了家里事,人人爭上榜,學好人、做好事成了風氣?!崩罹袄牢康卣f。
這份積分制度帶來的不僅是榮譽,更有實實在在的溫暖。村民付學君向記者講述了他的經歷:“去年我因腦瘤做手術花了19萬元,醫保報銷后,家里生活還是很難。村里知道后,給我補助了1.2萬元,真是雪中送炭!”
原來,早在2015年,李景利就牽頭成立了村“慈善大病救助資金”,黨員帶頭捐款,群眾自愿參與,集體和社會力量共同支持。他翻著記錄本告訴記者:“成立以來,黨員捐款超7萬元,加上其他來源,一共籌了13萬元救助金,幫了52戶像老付這樣的困難家庭?!?/p>
“我們還建了微信群‘微課堂’、大喇叭‘微廣播’,黨的政策、紅色故事、村里大事小事,還有好人榜,確保政策、信息一戶不落、一人不漏?!崩罹袄f。
在村務公開欄前,一張張鮮艷的紅榜格外醒目?!皟炐愎伯a黨員”“身邊好人”“最美家庭”……這些來自村民身邊的榜樣,自2014年起就被持續挖掘、表彰。
李景利介紹:“到現在,我們選出了144位先進典型、10戶文明家庭。他們的故事都上了紅榜,我們要讓好風氣吹進每家每戶?!?/p>
漫步在楊莊頭村,9000米硬化路平坦寬敞,220多盞路燈照亮夜晚,3000米文化墻繪出時代新風,1.2萬平方米花草生機盎然。高標準村“兩室”、熱鬧的文化廣場、充滿歡笑的兒童游樂場……處處是村民舒心的笑臉。
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省級先進基層黨組織、省級文明村……一項項榮譽,見證著楊莊頭村文明創建的堅實足跡。
編輯:韓冰
責編:李志財
編審:劉福慶
監審:王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