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企業的事當自己的事辦|“如我在辦”辦到納稅人心坎上——青龍稅務創新舉措提升政務服務效能
秦皇島日報 記者 張玫
為進一步營造我市濃厚的暖企、助企、親商、安商氛圍,本報推出“把企業的事當自己的事辦”系列報道。
報道講述各縣區、市直各部門想企業群眾之所想、急企業群眾之所急、解企業群眾之所困,當好企業群眾“貼心人”“暖心人”的感人故事。
希望通過這組系列報道,引領帶動更多先進典型的涌現,推動全市為企服務工作水平再提升,持續擦亮秦皇島營商環境“近悅遠來”金名片。
“真沒想到能這么快就拿到證,‘拿地即開工’模式使項目開工周期縮短50%。這樣的速度讓我們對扎根青龍充滿信心。”
近日,青龍滿族自治縣龍圣裝配式建材產業園區項目在繳清相關稅費后一次性領到了4個證,公司負責人孫鵬的一番話,道出了今年青龍許多新落地企業的共同心聲。
近年來,青龍滿族自治縣稅務局以“企業需求在哪里,服務就延伸到哪里”為準則,用創新舉措破解堵點。
跨省業務辦理成本的下降、退稅平均辦理時效的提升、政策紅利的精準推送……這些背后,是青龍稅務局對秉持“如我在辦”理念、全面提升政務服務效能的生動詮釋。
“遠程幫辦+征納互動”實現跨域破局
根據納稅人類別和個性化需求,青龍稅務局采取線上線下、點面結合的方式,幫助企業快速享受政策紅利。
“往返3300多公里,油費、過路費、吃住,怎么也得花上大幾千。”今年3月,王浩蹲在青龍稅務局辦稅服務廳門前,在百度地圖上反復查看著勉縣到青龍的直線距離。
年前,他在陜西省漢中市勉縣完成的施工項目如今急需開具發票,結算工程尾款,但按照要求,建筑業發票必須在服務發生地開具。
“現在發票都可以在網上開了,我幫您在陜西省電子稅務局上開具‘數電票’(全面數字化的電子發票)吧。”導稅員將王浩領進辦稅服務廳。
完成注冊登記,發現當前“數電票”的開具類型中暫不包括建筑業發票。見此情景,導稅員撥打了陜西省稅務局“12366”納稅服務熱線。“12366”回復:“可以在電子稅務局上提出開具申請,然后進行發票郵寄。”
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王浩在電子稅務局上完成開票申請、稅款繳納等流程后,開心地離開了辦稅服務廳。
然而第二天,王浩又急匆匆趕來。原來勉縣稅務局在審核過程中,對發生業務是否屬于建筑服務且能否開具紙質發票提出了疑問。
辦稅服務廳分局長丁秋香立即協調征納互動工作人員啟動跨區域協同服務機制,通過全國統一的征納互動平臺,向勉縣稅務局發出了協助請求。
工作人員詳細咨詢了解了當地開具發票的資質要求、資料流程等具體細節,又核對了王浩提供的工程情況說明,然后通過征納互動平臺將施工承攬合同等佐證材料清晰地傳給勉縣稅務局。勉縣稅務局最終通過了發票審核。
據丁秋香介紹,依托全國統一的電子稅務局和征納互動平臺,青龍滿族自治縣稅務局建成的“全程網上辦+自助便利辦+線下進廳辦”多層級服務體系,2024年至今已累計為幾十家企業辦理跨省代開發票、協調解決跨區域涉稅事項報告等業務。
“精準滴灌”讓政策紅利直達快享
在青龍稅務局網上辦稅區,工作人員正在幫助企業員工完成注冊登記。
“國家對我們小微企業支持力度真是太大了,這次退的80多萬元稅款真是‘及時雨’。公司處于初創期,有了這筆錢,我們可以投入更多經費進行產品研發。”近日,青龍滿族自治縣某工貿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欣喜地盤算著一筆退稅款的用處。
據了解,青龍稅務局實行通過稅收大數據篩查,及時篩選符合退稅條件的企業名單,并對正處在發展期、急需資金支持的中小微和制造業等企業予以重點關注。依托大數據分析,稅收優惠政策自動匹配至企業,變“被動申請”為“主動推送”。
青龍城市建設發展有限公司也是大數據匹配的受益者。今年年初,系統監測到這家公司,自動觸發企業稅收優惠提醒,稅務專員上門輔導完成認定,2024年度稅費減免金額超187.03萬元。“就像有個‘稅務管家’隨時盯著優惠政策,讓企業隨時享受政策紅利。”公司財務總監劉慶云稱贊道。
根據納稅人類別和個性化需求,青龍稅務局采取線上線下、點面結合的方式進行“精準滴灌”,幫助企業快速享受政策紅利。
近日,在某新能源(秦皇島)有限公司,幾位身穿稅務制服的青年稅務干部正在為公司員工細致講解稅收政策。
作為青龍招商引資重點企業,這家企業主要從事新能源發電和發電廠工程施工等業務,在青龍開設的風電場項目共有風電機組50臺,總投資8.57億元人民幣,年稅收超千萬元。
由于風力發電項目運營的特殊性,這個風電場項目僅設有1個風機班組、1個電氣班組和1位安全員,總共加起來只有8人。項目沒有常設的辦稅機構和辦稅人員,無法與當地稅務機關保持緊密聯系,很多優惠政策不能及時了解。
了解到企業的實際情況后,青龍稅務局立即組織“稅小幫”稅收政策宣講團,“一對一”開展線上線下稅收輔導,向企業宣傳可能涉及的稅收優惠政策,確保政策紅利直達快享。
“全程網辦+上門服務”讓企業更便利
青龍稅務局的辦稅大廳,“全程網上辦+自助便利辦+線下進廳辦”多層級服務體系隨時待命。
“您好,請問個稅專項附加扣除該怎樣填寫?”
“請問代開電子發票需要哪些手續?”
……
納稅人線上提問,稅務人員實時解答,在青龍,這已成為納稅人咨詢稅收政策、解決涉稅問題的重要途徑。據丁秋香介紹,青龍稅務局抽調業務骨干組建“稅小幫”志愿服務團隊,以微信群為載體,實時為納稅人提供咨詢輔導服務。同時,青龍稅務局建立了“陽光e稅”遠程幫辦中心,構建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綜合服務模式。通過構建“互聯網+稅務”生態,青龍稅務局已實現200余項涉稅業務“全程網辦”。
線上“全程網辦”,線下“上門服務”。
“目前,我們已組建起100余人的流動服務隊伍,用我們的‘上門服務’,換企業的‘便利指數’。”青龍稅務局局長毛起盈表示。
青龍稅務局還大力配合縣發展改革、行政審批、住房和城鄉建設等部門,幫助落戶青龍園區的產業項目實現“拿地即開工”。
“拿地即開工”模式充分利用土地掛牌前及掛牌公示時間。企業在簽訂土地出讓合同,并一次性繳清土地出讓金和相關稅費后,可同步申請不動產權證,在1個工作日內即可獲得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
于是,我們便看到了文章開頭的一幕。這種“時間換空間”的精巧設計,使項目開工周期整體縮短50%,成為青龍吸引項目、服務企業的閃亮名片。
從打破空間壁壘的“遠程幫辦”“跨區域協調機制”,到疏通政策堵點的“政策計算器”“政策紅利賬單推送”,從“互聯網+稅務”的快速辦理,到“拿地即開工”的誠意展示,青龍稅務局始終以企業需求為導向,持續優化稅收營商環境,助力更多企業在青龍滿族自治縣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編輯:王俏
責編:李志財
編審:劉福慶
監審:王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