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美文丨小白樓湯館:一碗羊湯香醇四溢滿關城
山海關柴禾市小白樓湯館,是地道的關城老味道,那里的羊湯不僅是關城人最喜愛的早餐美食,也成為中外旅游者的打卡之地。
天剛蒙蒙亮,小白樓湯館和城里城外的幾家分店都開始營業了。喜歡晨練的關城人,或上班族們,還有慕名而來的游客,都會就近來到小白樓湯館,叫上一碗“精品肚絲”“全羊精品”或羊雜湯。湯館師傅將精心熬制的奶汁色羊骨湯,澆入盛有熟羊肉及羊雜碎的碗中,再撒個雞蛋花,放入蔥末、紫菜、香菜及鹽、味精等,碗里頓時奇香四溢,色白似奶的湯汁與新鮮的綠色交融,上下翻滾,煞是好看。食客們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淋上一勺兒炒制的“油潑辣子”,再來兩個剛出爐的“麻醬”“拍子”或“肉酥”燒餅,坐下來,“吸溜吸溜”地喝著熱騰騰的羊湯。當品嘗羊湯的第一口,就能感受到它的濃郁與醇厚,那滋味仿佛帶著一絲絲的甜,又有著一股淡淡的香,不帶一點腥膻味,有羹湯濃稠的穩重,又比稀薄的鮮湯溫和;咬一口羊肉及羊雜碎,肉質柔和細嫩,清爽不膩,入口即化,這正是小白樓湯館羊湯的妙處。老的食客面對羊湯的熱氣,暫且隱起食欲,不急于食用,用湯匙從碗中舀起湯汁,放在唇邊輕輕吮吸,那股香氣便隨著脊梁上微汗浸透,一身的舒坦。等溫度合適的時候,索性端起碗來大口啜吸,繼之大口吞咽。在一片氤氳的香氣中,一碗熱乎乎香醇濃郁的羊湯被風卷殘云般地下肚,不論是寒冬,還是酷夏,都會大汗淋漓,全身通透,也開啟了元氣滿滿的一天。
追溯小白樓湯館伊始,初名為1938年的“瑞記燒餅”,創始人常瑞林先生,故址在關城南門甕城內。而后因戰亂頻發,湯館多次遷移,但烤制燒餅及配湯絕藝尚未失傳。上世紀80年代初,常家第二代傳人常佩瑜先生,于山海關柴禾市承續祖業,并翻蓋二層小樓,因樓體為白色,故名“小白樓湯館”。
第三代傳人常春凱先生,在祖傳秘方的基礎上,對小白樓羊湯又加以研制和改進,從配料、加工、器皿等方面日益考究,在選材和品種上都有新的拓展,使之成為關城名吃中的精品。“小白樓羊湯”的特點是湯色清亮、水脂交融;質地純凈、鮮潔爽口;入口鮮而不膻、滑而不膩。湯內含有肉堿、氨基酸、鈣、鋅等十多種微量元素。更有健腦明目、壯身補血、暖中補虛、開胃健力、滋腎養肝、健脾健胃、補肺助氣之功。尤其更注重傳統風味技法與現代人健康指數標準要求的科學配比,一改傳統羊湯中慣用的綿羊,選用山羊肉代替,肉質口感遠勝于綿羊肉。為了保證羊肉湯的鮮嫩口感和營養,小白樓湯館每天都是凌晨兩三點就起來熬制羊湯,各種佐料入袋下鍋,經過三四個小時的精火慢燉,等羊湯微帶膠質,毫無混濁油膩之物時,這鍋羊湯就算熬好了。
對飲食頗為講究的關城人,極注重飲食養生,很多關城人從小時候起總會來小白樓湯館喝一碗羊湯,俗話說“要長壽吃羊肉,要健康喝羊湯”。這話一點都不錯,但凡有個什么感冒發燒的,喝上一碗加胡椒粉的羊湯,身子暖了,全身都舒服了。
小白樓湯館曾榮獲“河北省名店名吃”“秦皇島十大人氣餐館”的稱號,多次被秦皇島市評為“消費者滿意店”和“早餐工程達標店”,更譽有“關城第一湯”的美名。小白樓湯館的羊湯香透鼻翼,羊雜肉脆嫩無比,還有帶著蔥香的燒餅作伴,無法比擬的香味早已浸潤了你的舌尖。有著近百年歷史的老店——小白樓湯館,歷經三代人的傳承,不斷擴大經營規模,在關城、港城開設了多家分店,先后又有哈爾濱至唐山一帶沿線城市的幾十家加盟連鎖店。經無數老饕品鑒的好湯好餅的小白樓湯館,為更多喜愛羊湯的食客們帶來了驚喜和美好。在這里,沒有任何表面功夫做噱頭,只有最原本、最真實、最健康的滋味。
小白樓湯館的羊湯以其鮮美的味道,征服了無數人的味蕾。一碗羊肉湯,承載的是深厚情懷,是平凡歲月里的縷縷真情。有這樣一碗湯,味道不因歲月的流逝而變淡。它不僅僅是美味,還承載著許多關城人的故事。
作者:王寶文
編輯:楊宏璐
責編:李志財
編審:劉福慶
監審:王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