а√天堂在线官网中文下载/18xxxhd/中文av在线天堂/狠狠瑟 - 亚洲精品com

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 永恒記憶·不朽豐碑 | 用一生堅守軍人本色

秦皇島日報 記者 高暢

“那次戰斗特別驚險,他和戰友2人打8個人,從二樓打到地上,敵人都亮出了刺刀,子彈貫穿他的左肩,鎖骨嚴重受傷,人一度昏死過去。被抬走時手槍還緊緊地攥在手里……”

7月1日上午,記者來到位于昌黎縣城關、已故東北抗日聯軍老戰士劉志的小女兒家。劉志的老伴兒馬煥男向記者講述了老人光榮的一生。

劉志1930年生于昌黎裴各莊村,因災荒隨家遷往黑龍江阿城縣。在蜚克圖小學,年僅13歲的他秘密加入了首批“少年義勇軍”。他和同學們冒著生命危險揭露日軍罪行,寫下“打倒日本帝國主義”“日本話不用學,再有一年用不著”等宣傳標語,以期喚醒同胞。

1945年1月5日,全體少年義勇軍加入東北抗聯教導旅。那一年,劉志還不滿15周歲。

“在深山老林里,吃不上,喝不上,連棺材都住過!”小女兒劉玉芳對父親生前講述的經歷記憶猶新。

加入抗聯,意味著直面大小興安嶺惡劣的生存環境。饑餓是常態,粗布薄衣難抵零下40℃的刺骨寒風,戰士們常被凍傷,甚至還有人被凍掉腳趾。隨時出沒的黑熊、老虎以及夏天林間的蚊蟲,更是致命的威脅。然而,即使遭遇這樣的挑戰,劉志和戰友們從未退縮。在8個半月的浴血奮戰中,部隊主動出擊81次,遭遇戰、伏擊戰更是不計其數。他們目睹過日軍的殘忍,也經歷了戰友在身邊倒下的悲痛。

1945年8月,劉志所在部隊抓住戰機,夜襲阿城縣日本關東軍倉庫。300余名戰士星夜奔襲,潛入營房,成功繳獲大量武器彈藥和軍需物資。這次勝利,極大地增強了部隊實力。

幾經生死,1967年劉志帶著滿身傷痕與對和平的珍視,回到昌黎小林上村。

當時,小林上村文藝氛圍濃厚,皮影、秧歌、評劇等群眾性的文藝活動十分活躍。“劉志是大隊民兵連長,他積極支持宣傳隊的排練、演出。”宣傳隊成員、昌黎一中退休教師馬煥義如今回憶起來,對老連長劉志仍然充滿感激:“如果沒有他,宣傳隊都辦不下去。”一群年輕人,在他的呵護下,排除萬難,終于把小林上的宣傳隊辦得紅紅火火。

為了村子穩定,劉志還組織民兵晚上巡邏。因工作出色,擔任民兵連長和治保主任的劉志,7次榮獲河北省“先進民兵連長”稱號,3次榮獲河北省“優秀治保主任”稱號。

“現在讓你去打仗,還去不?”晚年在小女兒家生活時,家人常這樣開玩笑地問他。“去!”劉志的回答總是不假思索,脫口而出。

劉志去世后,馬煥男移居小女兒家。提及丈夫一生,她撫摸著抗聯紀念章說:“他這輩子,對得起國家,對得起這身軍裝!”

記者手記:

軍人本色從未流逝

窗外雨水淅瀝,坐在劉志的小女兒劉玉芳家的客廳里,聽著劉志年邁的老伴兒和兒女們追憶往事,那些隔著漫長歲月的烽火硝煙,撲面而來。

翻閱老照片和報道,老人生前總是身穿干凈整潔的軍裝,胸前佩戴著閃亮的獎章,眼神里透著歷經烽火洗禮的堅定。“現在讓你去打仗,還去不?”“去!”這脫口而出、毫不遲疑的回答,是他用一生踐行的誓言。那份融入生命的軍人本色,從未因歲月流逝而消減。

老兵已逝,但我相信,有些星辰雖隕落,其光必穿越時空,照亮來路與前程。


編輯:薛佳麟

責編:李志財

編審:劉福慶

監審:王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