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爭有我——365百姓故事匯 | 李榮:把實事辦到群眾心坎上
秦皇島日報 記者 儲學敏
7月2日,記者走進青龍滿族自治縣八道河鎮塔溝村,平整的村道旁,老人樹下乘涼,婦女圍坐談笑,他們熱情地和李榮打著招呼:“幾天不見,很是想哩,有空來和我們聊會兒天……”
一年多前,這里還是遠近聞名的“亂村”:道路泥濘,環境臟亂,干群矛盾突出。改變,始于2024年1月3日——河北科技師范學院下沉工作隊進駐塔溝村。57歲的李榮是工作隊隊長。
“剛到這里時,一位村里的老人跟我說‘我們這個村,你兩年能干成一件事,就算你沒白來’……我當時就下定決心:必須啃下硬骨頭。”回憶初來塔溝村開展工作,李榮歷歷在目,“‘破冰’,就從修路開始。”
修路需要協調占地補償,此前,這項工作多次因為矛盾而擱淺。李榮帶領工作隊成員,挨家挨戶上門做思想工作,耐心講解修路的好處,最終說動了村民,縱橫交錯的水泥路成功鋪設,村民出行難題得到解決。
有了水泥路,李榮又多方奔走,積極聯系愛心人士,為村里捐贈了123盞太陽能路燈。村民們看著明亮的村道,逐漸對這個工作隊有了信心。
基礎設施改善了,如何讓村集體的“腰包”鼓起來?依托塔溝村2000畝板栗種植基礎,李榮請來河北科技師范學院專家團隊,指導打造板栗智能化栽培示范點,推動發展深加工產業。工作隊還發揮專業優勢,指導村民將釀酒小作坊轉型為規范的生產企業,生產特色板栗酒;開設農民課堂,傳授板栗修剪技術,畝產提升30%。如今,塔溝村集體年收入突破10萬元,村民人均增收2000元,村民們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幫錢幫物,不如幫建個好支部。”李榮與村黨員干部一起,凝心聚力,積極推動健全完善各項工作制度,邀請全國人大代表金春梅擔任黨建顧問,開設“金春梅大講堂”……倡導村里黨員們勇擔當、作表率。
“去年夏天,村民無償讓地、集體出力,一起搶修3000米田間作業路的場景讓我至今難忘。”李榮說,黨員干部帶頭修路、調解糾紛,村民也從鄉村治理的旁觀者變為參與者。
李榮還發起“好人興家文化村”建設,表彰洪水中勇救兒童的商秀良,評選文明戶、好鄰居、好婆婆、好媳婦、好母親、電商達人,譜寫村歌《塔溝人的歌》,以榜樣的力量帶動改善村風民風。
對于李榮帶領的工作隊的付出,村民們你一言我一語:“工作隊一頭扎進咱這窮鄉僻壤,還真把咱們當成親人了。”“聽說工作隊為了給咱們村干事,連墊帶搭都9萬多元錢了。”“啥也別說了,感謝工作隊。”……
翻開李榮的駐村日記,記者看到了她忙碌而充實的一天:
5時30分,梳理一天的工作,確定好輕重緩急。
8時,村民反映飲水事宜,已安排專人實地察看解決。
9時,召開全體黨員會議,討論并通過黨小組組長和成員名單;和鴻醇科技公司討論流轉荒山事宜。
10時,解決兩村民因誤砍5棵板栗樹引發矛盾事宜,已約定時間見證兩家握手言和。
13時30分,帶村干部參觀蘇杖子村香菇大棚。
16時,得到答復:可申請健身器材。
17時,通知全體村民第二天上午到村民中心參加種植谷子培訓班。
19時,給在家黨員講黨課……
一篇篇駐村日記,記錄著李榮帶領工作隊為塔溝村付出的點點滴滴,同時也見證了塔溝村從“亂村”到文明和諧村的蛻變。
編輯:薛佳麟
責編:李志財
編審:劉福慶
監審:王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