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走基層 | 房莊村“清涼經濟”釋放生態紅利
秦皇島日報 記者 王靜
7月13日,記者驅車沿著蜿蜒山路駛入海港區石門寨鎮房莊村。這里青山如黛,碧水潺潺。在老君頂景區的高山漂流道上,游客們乘皮筏順流而下,尖叫聲與歡笑聲在燕山深處回蕩;無動力親子樂園里,孩童嬉戲聲與家長的笑語交織;“山水圍爐營地”里,傍晚的涼風裹挾著燒烤煙火氣,與山野的寧靜交融……這個藏于燕山深處的小村莊,以獨特的“清涼資源”,在盛夏旅游市場中嶄露頭角。
“今天我家民宿已經訂滿了,帶獨立小院的親子房提前三天就讓天津游客訂走了。”村民房慧敏一邊為客人泡茶一邊介紹,作為村里首個“吃螃蟹”的人,她將老宅改造成融合現代舒適感與山野趣味的特色民宿,每逢周末,京津及周邊地區游客便慕名而來。“山上負氧離子充足,住這兒身心都放松。”保定游客李先生品嘗著農家菜,對山林環抱的環境贊不絕口。
“2014年以前,這里還是‘荒山禿嶺水細流,青壯出走空巢留’。”村黨支部書記房文平回憶說,房莊村雖說坐擁燕山余脈的地理優勢,但是好山好水始終停留在“看景”層面,守著綠水青山卻過著窮日子,村民們心里很是不甘。
村“兩委”拍板:依托生態優勢發展四季旅游,做強“清涼避暑”品牌。房文平牽頭成立老君頂旅游開發有限公司,并拿出20%股份與村集體、村民共享。“綠水青山是金飯碗,收益理當共享。”此舉點燃全村創業熱情。
7月13日,游客在位于房莊村的老君頂景區體驗漂流等游樂項目。記者 李鐸 通訊員 曹建雄 攝
自此,房莊村的發展一年一個臺階:2014年,老君頂景區開門迎客;2015年,引入高山漂流;2016年,特色民宿興起,景區獲評國家3A級景區;2017年,“無動力親子樂園”建成……10年間,累計投入超1億元,打造了“高山漂流”“山水圍爐營地”“無動力親子樂園”三大核心項目,高山漂流年接待量達15萬人次。
旅游的火爆讓村民收獲了“清涼紅利”。“過去要么進城打工,要么在家發愁沒活兒干,現在多好啊!”58歲的房文明在漂流點當安全員,笑容燦爛,“老伴兒在景區里賣水槍、游泳圈,兩口子都在家門口上班,收入穩定,還能照顧老小。”房莊村旅游產業發展直接創造100余個就業崗位,間接帶動200余人就業。村集體經濟年收入超50萬元,村民人均年收入達4萬余元。
房莊村人深知,這份“清涼紅利”源于生態保護。“生態保護是生命線,旺季壓力更大。”房文平介紹,為確保漂流項目可持續,村里配備了清理隊,定期修建堤壩、加固護坡。從源頭開展封山育林,累計造林2000余畝,同時建成污水處理站、垃圾分類體系,家家戶戶安裝了太陽能……這份堅持讓房莊村榮獲“全國生態文明村”稱號。
如今,房莊村正謀劃新的發展:打造溫泉特色小鎮,建設五星級酒店,提升民宿品質,打造精品集群,提升品牌影響力,目標是成為京津冀地區首選的“清涼會客廳”,讓綠水青山持續釋放生態紅利。
編輯:韓冰
責編:李志財
編審:劉福慶
監審:王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