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城議事】做強一個產業 健全一條產業鏈
秦皇島日報 張汝明
一條完整的產業鏈是什么樣的?一個產業該怎樣延鏈、補鏈?昌黎縣的兩個產業鏈就很好地回答了這兩個問題。
干紅葡萄酒產業鏈。昌黎縣是我國第一瓶干紅葡萄酒誕生地,孕育了華夏長城、茅臺、朗格斯、金士通等多家知名葡萄酒企業。縣委、縣政府以這些葡萄酒企業為核心,著力打造了一條干紅酒產業鏈。首先建立了優質釀酒葡萄種植基地,保證原料就地供應,接著與之配套的企業應運而生,出現了瓶帽、瓶塞、酒瓶、橡木桶、包裝箱等制造企業。在此基礎上,中糧華夏長城葡萄酒有限公司依托以亞洲最大的地下花崗巖酒窖,打造了全國首批工業旅游示范點,實現了一二三產業的深度融合。如今,葡萄酒產業成為昌黎縣的支柱產業之一。
皮毛產業鏈。昌黎縣的皮毛產業鏈以皮毛動物(貉子、狐貍)養殖為源頭,不斷延鏈、補鏈,延長產業鏈:如獸藥、飼料銷售、籠具供應、物流配送等;建立省級貉種示范場——昌黎佳貉種源繁育中心,并取得種畜生產經營許可;建起皮毛交易市場并發展成為全國最大的生皮交易市場;引進7家皮毛加工企業入駐市場,對毛皮進行深加工;建起總面積約2萬平方米的昌黎裘皮城,展示樣式新穎、質量上乘的裘皮服裝;成立昌黎寶格國際裘皮城有限公司,打造昌黎南部集休閑、度假、購物、美食為一體的旅游中心。這條完備的皮毛產業鏈,促使昌黎縣的皮毛產業興旺。
昌黎縣這兩條一二三產業融合的產業鏈,證明了打造產業鏈的重要性,是促使產業興旺的可行之路、成功之路。
建成一條全產業鏈,具有很多優越性。產業鏈越長,相關配套企業越多,可以吸納更多人就業。配套企業眾多,使核心企業所需的原材料就近供應,節省了大量的物流成本。如葡萄酒企業生產需要大量的干紅酒瓶,昌黎縣就引進索坤玻璃容器有限公司,專門生產酒瓶,該廠距離茅臺葡萄酒公司僅100米左右,距離中糧華夏長城葡萄酒有限公司5公里左右,酒瓶供應近在咫尺。產業鏈的完整,“肥水不流外人田”,全產業鏈創造的價值絕大部分都留在本地,對于富民、強縣起到促進作用。
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因地制宜推動興業、強縣、富民一體發展。實現這一目標,樹立“全鏈”思維,增強“全鏈”意識,積極打造產業鏈是有效路徑。各地在興業中,要在延鏈、補鏈、強鏈上想主意、下功夫,打造出更多全鏈產業,實現產業興旺。產業興旺了,強縣、富民就有了保證。
編輯:王俏
責編:李志財
編審:劉福慶
監審:王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