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職這一年丨李丹丹:用心繪就“一刻鐘便民生活圈”
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訊(記者 武佩劍 祖迪)初春的陽光透過樹葉灑在秦皇島市北戴河區東經路社區的小廣場上,幾位老人正悠閑地散步、聊天。
全國人大代表、北戴河區東經路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李丹丹走進街角處的便民菜店,一邊查看菜品,一邊與店主聊起社區居民的購菜需求。“菜店周邊老年人多,腿腳不便的居民買菜是個難題。”李丹丹說,“我們正在探索‘線上下單+就近配送’的模式,讓居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便捷服務。”
李丹丹與居民代表交流。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記者 武佩劍 攝
這是李丹丹履職全國人大代表一年多來的日常縮影。作為社區書記,她始終將居民的需求放在心上,通過常態化入戶走訪,了解居民對生活服務、休閑娛樂、健康養老等方面的需求,并以此為基礎,不斷優化社區“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
東經路社區老年人占比達36%,如何讓老年居民生活得更便利、更幸福,是李丹丹一直思考的問題。2024年,她推動社區開設了“鄰里集市”,每月固定時間開市,分為“放心團購區”“愛心服務區”和“暖心互動區”。居民不僅可以團購米面糧油等生活必需品,還能享受健康義診、中醫按摩等服務。
“一刻鐘便民生活圈不僅是一個生活圈,更是一個家門口的幸福圈。”李丹丹說。
志愿者為社區老年人免費理發。李丹丹供圖
針對社區老年人和未成年人,李丹丹帶領團隊推出了“幸福鄰里匯”助老公益服務項目和“陽光少年匯”護苗公益課堂。助老服務不僅覆蓋社區,還延伸至轄區康養機構;護苗課堂則邀請大學生志愿者為孩子們開設非遺課程,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受家長和孩子們的喜愛。
“我們充分調動轄區內的文化名人、醫療專家等資源,組建了6支特色志愿服務隊伍,常態化開展精準服務。”李丹丹介紹,在她的規劃中,社區還將引入理發、修鞋等便民店鋪,設置共享工具箱,并增設運動健身課程、康養活動室等配套設施,滿足居民多樣化需求。
豐富的文化活動讓老年人的生活多姿多彩。長城網·冀云客戶端記者 武佩劍 攝
“未來更要推進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與基層黨建圈、養老托育圈、文化休閑圈、志愿服務圈等‘圈圈相融’。”李丹丹表示。
全國兩會召開在即,李丹丹將關注點放在“一刻鐘便民生活圈”的建設上。她表示:“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圈住的不僅是生活所需,更是城市的溫暖與關懷。希望更多配套資源向基層傾斜,讓居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便捷、幸福的生活。”
從便民菜店到鄰里集市,從助老服務到護苗課堂,李丹丹用腳步丈量社區,用行動踐行履職承諾,讓這座城市更有溫度、更具煙火氣。
來源:冀云
編輯:王俏
責編:李志財
編審:劉福慶
監審:王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