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秦皇島:自主知識產權葡萄品種成業內“搶手貨”
10月8日,河北省秦皇島市盧龍縣蛤泊鎮鮑子溝景區內,綠佳農場負責人邢艷麗正忙著將晚熟葡萄裝箱,準備發往北京客戶。這批葡萄,是她從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昌黎果樹研究所(下文簡稱“昌黎果研所”)引進的新品種。
由于家傳擅長種葡萄,邢艷麗說自己是吃著葡萄長大的。大學畢業返回家鄉后,邢艷麗發現玫瑰香、巨峰等葡萄老品種,雖然可口卻也有缺點。比如巨峰的果皮有澀味、紅提著色慢等。
“要想提升品質,只有改良品種。”抱著這一想法,邢艷麗與昌黎果研所取得聯系,引進了那里研發的“光系列”葡萄新品種,這些品種不但果肉細膩、甜香可口,而且外形美觀,試栽成功后很快得到市場認可。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光系列”一年能長兩茬,優果率高達95%,效益明顯增加。
據昌黎果樹研究所所長閆希光介紹,近年來歐美等葡萄育種強國對品種保護意識逐漸加強,限制優良品種出口,這讓該所意識到,必須抓緊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品種。經過潛心研究,該所成功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光系列”葡萄新品種,并在多地試驗種植,取得良好效果。除了“光系列”葡萄,該所研發的新品種還有黃金蜜、嫦娥指、貴妃指等,均在全國葡萄評比中多次獲獎。
除了加強葡萄新品育種,昌黎果研所還專注配套栽培技術的研究和推廣,建立了“科研院所+地方政府+新型經營主體+媒體”的新品種新技術推廣新模式,在省內多地建立新品種新技術示范基地,引領全省葡萄產業結構調整和種植技術提升。同時還承擔了省內果樹種植的科技服務工作,為有需求的大園區提供科技服務支撐。目前,該所研發的多個葡萄新品種,已在山西、陜西、浙江、山東、寧夏等地推廣種植。
來源:農民日報客戶端
編輯:郭小溪
責編:李志財
編審:劉福慶
監審:王勍